两会期间,有代表根据温州合作建房成功的案例提出放开合作建房的提议,并且估算如果合作建房的话,房价约可以下调40%左右。其实,在此之前,合作建房的想法和实践在社会上不是没有人尝试过,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,因为在合作建房的路上,有着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问题之一:政策与制度问题。在一些国家,合作建房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,这样也是帮助国家公民实现安居梦想的一个有效途径。不过在中国,复杂的土地出让制度、繁琐的各种建设开发手续等等,都会成为合作建房之路上的无形障碍,只要任何一个部门不给于配合和支持,就会出现很多问题。此外,还有一个问题,合作建房还需要收取不合作建房者的资金,但是中国金融系统并没放开,合作建房者很容易背负着非法集资的嫌疑罪名,这可是一个重罪。要想合作建房的事情顺利展开,没有政府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支持是不可能的,这个问题不解决,合作建房难度太大,风险太大。
问题之二:资金监管的法律问题。购置房产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,合作建房的目标也是为了省钱,降低购房成本。合作建房的话,必须涉及到诸多的经济问题,比如说前期的资金应该收取多少,收取后的资金如何进行监管,怎么样才能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,以及合作建房者筹集的资金权益如何得到保障等等,这些资金的问题不解决,就可能出现非常大的经济问题。要想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,必须从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方面下手,既要做到保护好每一个筹集资金合作建房者的权益,又要保障资金合理安全的监管和利用,这样才能真正把合作建房这一件事情做好。
问题之三:防止投机炒作的问题。相对而言,炒房者拥有更为雄厚的资金实力,也有房产投资或投机的眼光和经验,一旦开发合作建房,他们未必不能从中觅到商机。如果一旦被炒房集团钻了空子和漏洞,就会破坏合作建房的实际意义和价值,让合作建房又变成了房产投机的一个新工具。因此,在考虑放开合作建房之前,一定要做好这些预防性的工作,比如说对房产联网信息平台的利用、对购房者资格的审核等,政府部门也应该给予支持和配合,不仅要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,还要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协助,这样的话,才能够有效的抑制合作建房中出现投机炒作的问题。
合作建房,是解决社会安居问题的一种积极想法和尝试,如果能够从政策、制度、法律等层面进行统筹规划,对为购房而烦恼的民众而言,应是一件好事。
注: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据此投资风险自负。
|